重溫黨史經典
講好中國故事
七一前夕,北京大學未名湖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交流局黨總支與北大國際合作部黨支部、黨委宣傳部黨支部、外交部新聞司黨委聯合舉辦“重溫黨史經典,講好中國故事”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來自三家單位的80余名黨員一起學習黨史、緬懷先烈,共商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之策。
▲“重溫黨史經典,講好中國故事”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行
在北大圖書館,同志們參觀了“初心薪火相傳 使命勇擔在肩”北京大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展覽分為“初心肇始,紅樓星火”“砥礪奮進,弦歌不輟”“使命在肩,矢志擔當”三個篇章,以黨的百年歷史為主線,講述北京大學在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攻堅克難、奮勇前行的光輝歷程。整個展覽圖文并茂、內容詳實,特別是8k技術展示的歷史影像資料把大家帶回到建黨前夜那段崢嶸歲月,使大家駐足觀看沉思。講解員飽含深情,尤其是對北大師生舍生忘死追求革命理想英雄事跡的激情講述,深深叩擊內心,讓大家從北大紅色傳統中再次體悟黨的初心使命,不斷提升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政治自覺。
▲參觀“初心薪火相傳 使命勇擔在肩”北京大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當我們被整個世界遺忘的時候,只有斯諾來到這里來認識我們,并把這兒的事情告訴外面的世界。”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未名湖畔,向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墓獻花,緬懷這位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對外交流合作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美國友人。斯諾正是在北大與中國、中國共產黨結緣。今天,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的偉大事業又把這次聯學共建的三個主角北大、外交部和總臺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三家單位的黨員同志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重要講話精神、弘揚斯諾的職業精神、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交流探討,現場氣氛活躍、討論熱烈。北大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王杰、外交部新聞司參贊高文棋、總臺國際交流局副召集人余艷芝分別結合本單位工作發言。三位同志表示,《紅星照耀中國》的成功對當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要繼承紅色傳統,結合本行業和本領域業務特點,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更好發揮高層次專家作用。高文棋參贊還特地帶來了延安時期的珍貴歷史影像,讓大家一睹革命圣地風采。
活動現場,北京大學埃德加·斯諾研究中心主任孫華教授作題為“重讀經典《紅星照耀中國》”的專題講座,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紅星照耀中國》的歷史地位、斯諾的生平和成就等分享心得體會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在互動交流環節,外交部和總臺的黨員代表圍繞新時代如何產生新的“斯諾”、發揮好外籍人才作用、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積極提問。
▲總臺國際交流局年輕黨員就《紅星照耀中國》的現實意義提問
孫華教授認為,《紅星照耀中國》的可貴之處在于斯諾以親身經歷,向世人描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最真實的一面,也使大家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今天,對于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來說,重溫《紅星照耀中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新形勢下,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針對外宣和內宣特點,加快構建新的對外話語體系。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文化理念,將為接納和造就更多的“斯諾”提供可能。
對外傳播史是黨史的重要內容。今年既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對外工作100周年。此次活動通過重溫黨在延安時期的外宣史,探尋斯諾的成功密碼,使我們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促進黨建與外宣業務緊密結合,推動政府、教研、媒體部門彼此聯動,加強資源互補,實現黨史學習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最終全面構建黨史學習教育和業務工作的一體化格局。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吹響了新時代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奮斗號角,無數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不斷激勵著我們前行。國際交流局的黨員們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根本遵循,積極貫徹落實總臺黨組的工作部署,努力錘煉內功,做到“敢講”“會講”“能講”,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以實際行動慶祝黨的百年華誕。
傳承紅色基因
振興鄉村發展
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并實現長效一體,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詞曲誕生地——北京市房山區霞云嶺鄉堂上村,舉行“學黨史 唱紅歌 辦實事 促振興”主題黨日活動暨“京郊采編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全體黨員在巨幅黨旗下齊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943年,19歲的曹火星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戰略要地堂上村寫下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后定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004年以來,中央號召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成為引領老區振興發展的重要增長點。2010年,堂上村也告別以煤為主的黑色經濟,轉型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卻始終沒能走出經濟困境。
經過調研,農業農村節目中心黨總支結合“三農”專業特色,提出以黨日活動為契機,在堂上村共建“京郊采編實踐基地”,組織中心黨員干部想方設法助力堂上村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到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進而助推鄉村振興發展。一是與堂上村干部群眾建立長期的溝通合作渠道,切實發揮媒體宣傳策劃和資源優勢,針對紅色資源進行符合新時代語境的表達和傳播設計,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歌故事,幫扶紅色文化產業建設,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二是計劃與村里合作開展調研,積極探索新發展階段下革命老區如何拓展紅色旅游產業鏈,實現產業振興和精神傳承的雙贏,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紅色精神傳承和利用紅色旅游資源促進鄉村振興”黨史學習教育心得分享現場
黨日活動中,農業農村節目中心黨總支、霞云嶺鄉黨委和堂上村黨員干部圍繞“紅色精神傳承和利用紅色旅游資源促進鄉村振興”交流了黨史學習教育心得。中心黨員、團員和骨干員工100余人,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創作地舊址,聆聽堂上村老書記講曹火星創作紅歌的背后故事;在村口960平方米的巨幅黨旗下,大家齊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實地接受黨史學習教育,深刻感悟紅色文化精神;面對鮮紅的黨旗,60余名黨員右手握拳,重溫入黨誓詞,鏗鏘的聲音,激勵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隨后,雙方進行第一次采編實踐基地共建合作,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特別節目《鄉村演說家》北京場海選直播活動。
通過這次活動,黨員干部們進一步感受到基層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大家表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以基層為根,久久為功地去思考和推進瓶頸問題解決。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了解基層發展現狀,發揮主流媒體優勢,有效保障黨中央“三農”方針政策走好落地實施“最后一公里”,切實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助力。